首页 资讯 热点 行情 地区 推荐 民宿 酒店 家居 度假 滚动
首页 >  热点 > 正文

金榜题名时:错失第一,屡试不第,他们都留下传世佳作

2023-07-06 15:00:56来源:北京日报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于晓冰

一年一度的中高考结束了,转眼又到了各地陆续公布录取分数线,发放录取通知书的阶段。“金榜题名”这个词语承载了老师、家长和考生的共同愿望,而关于这个词语,也有许多的故事。

明代仇英绘《观榜图》卷(局部)


(相关资料图)

人生四大喜事之一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人生四大喜事”之说出自蒙学读物《神童诗》,有许多人以为“金榜题名”这一说法出自《神童诗》。实际上,金榜题名最早出自唐末五代时期王定保所撰的文言轶事小说集《唐摭言》,这部小说集对唐代科举制度尤其是进士科的记载甚详。该书第三卷中的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尚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诗人何扶因为进士及第,接连收到考中的捷报,于是写了一首诗赠给和他同年赴考的考生。我们能从这首诗中读出来金榜得中之后炫耀自得的意味。诗中所说的“金榜题名”实际上就是科举殿试揭晓的榜上有名,即殿试录取。所谓金榜就是科举考试时殿试揭晓的榜。

科举考试制度从隋唐时期创立,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下令废止,具体的政策也多有变化。唐朝至武周时期,科举制度已基本完善成形。《唐摭言》记述道:“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作为人才选拔最重要的形式,科举制为朝廷吸纳了大量人才。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是旧时代读书人共同的目标。“金榜题名”意味着名利兼收。关于“金榜题名”,在宋代文言小说总集《太平广记》中还有一个更有意思的传说。有一个叫崔绍的人在病中做了一个梦,梦见他飘游到了阴间,看见有金、银、铁三种榜。金榜名列将相;其次是银榜;州县官都在铁榜上。

宋代沿袭唐朝科举制基础上加以改良,其中比较重要的改变是废除行卷之法,建立弥封誊录制度。“弥封”是将考生信息密封,“誊录”则是由誊录官誊录试卷后,再送给考官审阅。《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大中祥符)八年,始置誊录院,令封印官封试卷付之,集书吏录本,监以内侍二人。”相比于唐朝时普遍拜访考官“行卷”自荐的制度,宋代科举制大大提升了考试的公平性。

错失第一名的苏轼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这副对联说的是文坛有名的“三苏”——苏洵、苏轼和苏辙。苏轼虽然是千古奇才,但在科举考试中却阴差阳错,与第一名失之交臂。

这事要从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的科考说起。这一年的科举榜单在后来被称为“千古第一榜”,为什么呢?

首先,报考人数创纪录。当年有四十万人报考,须知当年宋朝总人口也不过五六千万而已。在今天基础教育普及的情况下,一般五六千万人口的省份高考考生也不过五六十万。在当年教育很不普及,大多数人不识字的情况下,能有这么多人报考,人数堪称惊人。

其次,主考官非常有名。当年的主考官是欧阳修,北宋文坛领袖,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奠定了平易流畅的宋文基调,开创了一代文风。其代表作《醉翁亭记》更是千古流传。副主考官是梅尧臣,梅尧臣少即能诗,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他为诗主张写实,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后世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

再次,金榜题名者对后世影响深远。四十万人中最终考取进士榜的有多少人呢?一共388人,这个录取比例实在低得惊人。在金榜得中的这些人中,有几十位取得了巨大成就。且看其中的十位:苏轼、苏辙、曾巩,这三个人位列“唐宋八大家”,张载、程颢、程颐是理学的创始人。曾布、吕惠卿、章惇,这三人先后出任宰相。王韶,是北宋名将。可以说这些人横跨了文学、政治、思想、军事等诸多领域。

这次科考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苏轼在卷子中引用《左传》“赏疑从与,罚疑从去”,只用八个字就把这个题目阐释得清楚明白。这与当时大宋善待文臣、轻徭薄赋、厚赏慎罚、与民休养的基本国策完全吻合。欧阳修看了这个文章之后赞叹不已。不过,因为试卷是弥封誊录过的,欧阳修不知晓姓名也看不出笔迹,但觉得此文文风像是他的门生曾巩,为了避嫌,把这个文章定位为第二名。放榜后,却发现原来这篇文章为苏轼所写。当年苏轼不过20岁而已。

欧阳修曾经在《与梅圣俞书》,也就是写给梅尧臣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意思是说:“读苏轼的文章,不禁让我汗颜。真痛快啊!我应当给苏轼让路,使他高出我一头。”这也是“出人头地”这一成语的来源。

当然,苏轼的大名绝不仅仅因为当年的一次考试而流传千古。苏轼在晚年的《自题金山画像》中这样写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整首诗庄中含谐,直中有曲。诗中记述了他一生坎坷的经历,从中也不难看出其旷达的人生态度,或许正因为如此,苏轼才在诗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苏轼像

屡试不第的柳永

有人金榜题名,当然也会有人名落孙山。“孙山”不是一座山的名字,而是一个人的名字。

这个说法出自南宋范公偁(chēng)的《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讬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所谓“名落孙山”的意思是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指考试或选拔没有被录取。

同是词坛奇才,比苏轼早半个多世纪的柳永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他不是一次考试就金榜题名,而是屡试不第。关于落榜,柳永甚至有一首广为人知的“代表作”《鹤冲天·黄金榜上》: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他自诩为“白衣卿相”,这也是出自《唐摭言》中的一个词语,意思虽无进士功名,但却有卿相之才。虽说这不过是柳永的一时牢骚,但“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确实是他大半生的写照。

柳永原名柳三变,家学深厚,少有才名,尤其擅长体现男女情感的词作。宋真宗时,柳永初入科场,本以为必定能够“科甲连登”,不料失意落榜。此后,柳永又三次应试,都以落榜告终。直至北宋明道二年(1033),24岁的宋仁宗亲政,推出“恩科”,提出只要参加过5次科举,年过50岁的考生,都可以录取。柳永满足条件,成为被录取的1640人之一。此后,又经过漫长的等待,至1052年,将近70岁的柳永才成为了屯田员外郎,以“柳屯田”名于世。而此时,距离退休也不远了。

或许,比起“金榜题名”,柳永更适合“浅斟低唱”。正是他“偶失龙头望”,才会有“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才会有“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才会有“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盛况。

“题名”非“提名”

“金榜题名”时常被误写为“金榜提名”,实际上,“题名”与“提名”虽然都与“名”有关,但却是意思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语。要看清楚其区别,不妨从“题”和“提”的字源说起。

题是形声字,形旁为页,声旁为是。今天说到“页”字,常常想起书页、页码之类的词。但实际上“页”在造字之初是一个象形字,上面是“首”,下面是人的身体,“页”就是“头”的意思。凡以“页”为形旁的字,基本上都与“头面”有关。比如,“硕”的本义是“头大”,“烦”的本义是“头痛发烧”,“颐”的本义就是“下巴”。

《说文解字》中对“题”的解释是:“题,额也。”也就是“额头”的意思。《山海经·北山经卷》中有一种怪兽叫孟极。“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文题白身”的意思就是这种动物额头上带有花纹而通体呈白色。

后来,“题”又由“额头”引申为一切事物的开头。比如“题目”,一篇文章的题目,就像是一个人的额头和眼睛一样,要处在身体的最顶端、最显眼的位置。再后来,又由名词转化为动词,有了书写的意思。明代魏学洢《核舟记》:“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这里的“题”就是书写的意思。

在古代,有一种专门书写在墙壁上的诗,称之为题壁诗。大家熟悉的有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笔者非常喜欢的还有宋代苏舜钦的《题花山寺壁》:“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题名”就是写上姓名作为标记。“金榜题名”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名字被题写在金榜之上。

再看“提”字。这也是一个形声字。形旁为手,声旁为是。本义是悬持,悬空拎着物品。《说文》:“提,挈也。”“提”与“挈”同义,有一个成语叫“提纲挈领”,本义是提网之纲,挈衣之领,以此比喻举其要领,扼其要害,就能理顺关系,处事得心应手。

《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注:“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意思是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这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成语“耳提面命”的由来。

再说“提名”一词,“提名”之“提”是“提出”意思。提名具有特殊的含义,指的是在“在决定人选之前提出候选人的姓名”,诸如各种颁奖活动候选人的提名等。

因此,千万不要把“金榜题名”误写为“金榜提名”。“金榜题名”不是把某个考生的名字提出作为候选人,而是表明其已经蟾宫折桂。

唐代诗人孟郊《登科后》诗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固然是人生中的高光时刻,但务必要记住,那不应该成为人生中最高光的时刻。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中高考不过是中间站而已。一个人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拥有不断精进的美好人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