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专家赴上海“取经”,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南南合作
近日,中国—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三方南南合作项目”研讨会及调研活动在上海举行。此次活动以“推动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与知识交流,助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主题,旨在分享南南合作与三边合作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埃塞俄比亚和斯里兰卡试点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知识共享,助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资料图片)
“南南合作框架下的科技合作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更好地了解自身对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需求。”中国科技部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王蓉芳表示,中国已在水利、农业、环保、减灾防灾、节能、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适用技术网络,中国愿在这些领域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道,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
埃塞俄比亚、斯里兰卡专家在考察崇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
此次研讨会和调研活动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指导,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承办,复旦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等提供技术支持。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任黄晶介绍,三方南南合作项目已在斯里兰卡、埃塞俄比亚建成多个示范点,建立了千余项南南合作可持续发展技术清单及在线目录,并举办了技术转让和南南合作能力建设培训班。
复旦大学副校长徐雷表示,作为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的联合主席,复旦大学深入参与了“一带一路”倡议的研究与咨询工作,愿与各国专家分享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减缓适应、产业绿色转型、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等绿色低碳领域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和资源。
“亚非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等方面有诸多共同之处,普遍面临产业升级、能源转型、环境治理等挑战,在发展路径的选择上更容易达成共识。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等支撑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领域形成技术交流与经验互鉴,是助力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举措。”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复旦丁铎尔中心常务副主任王玉涛表示,推动先进适用的可持续技术向“一带一路”国家转移,是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大举措,也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王玉涛教授在研讨会上演讲。
近年来,王玉涛作为首席专家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在推动绿色技术南南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方面取得多项重要进展。
“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帮助企业与高校互相沟通了解的平台,解决技术转移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而推动双方合作。”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执行总裁邹叔君介绍了科技成果转化创新生态体系的构建情况,这一体系通过提供技术转移全要素、全链条、全球化的运营解决方案,打通高校、科研机构、企业间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邹叔君执行总裁在研讨会上演讲。
此次中国之行,让斯里兰卡乌瓦省议会建筑部总工程师ravindra dhanapala了解到许多新的能源技术。在他看来,崇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规模壮观,对斯里兰卡在农业生产方面加强可再生能源应用很有启发。他表示,斯里兰卡人口较少,目前最需要的是小规模、高效能的技术项目,希望未来与中国专家进一步交流能源技术经验,积极开展技术合作。
栏目主编:黄海华
本文作者:俞陶然 汪蒙琪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