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报:固体差量法如何表述正确使用方
1、固体差量法如何表述
化合反应C + O2 =点燃= CO2
分解反应
【资料图】
2KClO3 =MnO2 △= 2KCl + 3O2 ↑
置换反应
CuSO4+Zn==ZnSO4+Cu
H2 + CuO= △= Cu + H2O
复分解反应
CuO+H2SO4==CuSO4+H2O
其它反应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固体差量法
总固体(TS)是指水样在100℃温度下,在水浴锅上蒸发至干所余留的总固体数量。它是污水中溶解性固体和非溶解性固体的总和。它可反映出污水中固体的总浓度。通过进出水固体的分析可反映出污水处理构筑物对去除总固体的效果。悬浮固体(SS)是指污水中能被滤器截留的固体物质数量。悬浮固体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沉淀。
测定悬浮固体通常是用石棉滤层过滤法进行。主要设备为古氏坩锅。
当化验设备条件不具备时,也可采用滤纸作为滤器,从总固体与溶解固体的减差来求得悬浮固体量。
测定悬浮固体时,由于滤器不同,常产生较大差异。该项指标是污水最基本的数据之一。
测定进水和出厂水的悬浮固体,可用来反映污水通过初沉池,二沉池处理后,悬浮固体减少的情况,它是反映构筑沉淀效率的主要依据。
3、差量法正确使用方法
差量法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莫些“差量”(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此法将“差量”看作化学方程式右端的一项,将已知差量(实际差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的对应差量(理论差量)列成比例,其他解题步骤与化学方程式列比例式解题完全一致。
用差量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找出理论差量。[差量法在化学计算中有广泛的用途,其中较为常见的是“质量差法”和“体积差法”]差量法的适用条件:
(1).反应不完全或有残留物。
在这种情况下,差量反映了实际发生的反应,消除了未反应物质对计算的影响,使计算得以顺利进行。
(2)反应前后存在差量,且此差量易求出。
这是使用差量法的前提。
只有在差量易求得时,使用差量法才显得快捷,否则,应考虑用其他方法来解。
举个例子:例1、向50gFeCl3溶液中放入一小块Na,待反应完全后,过滤,得到仍有棕黄色的溶液45.9g,则投入的Na的质量为A、4.6gB、4.1gC、6.9gD、9.2g[解析]Na投入到FeCl3溶液发生如下反应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若2molFeCl3与6molH2O反应,则生成6molNaCl,溶液质量减少82g,此时参加反应的Na为6mol;现溶液质量减少4.1g,则参加反应Na应为0.3moL,质量应为6.9g。答案为(C)
例2、同温同压下,某瓶充满O2共重116g,充满CO2时共重122g,充满某气体共重114g,则该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为()A、28B、60C、32D、14[解析]由“同温同压同体积下,不同气体的质量比等于它们的摩尔质量比”可知此题中,气体质量之差与式量之差成正比。
因此可不计算本瓶的质量,直接由比例式求解:(122-116)/(44-32)=(122-114)/(44-M(气体))解之得,M(气体)=28。故答案为(A)
标签: